智畅行工控网
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富士康机器人上岗每台成本14万 智商七八岁

富士康机器人上岗每台成本14万 智商七八岁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将百万“机器军”计划公布于众后,引起外界瞩目。 其中,也有部分质疑声聚焦于一点———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投入生产一线后,将会对企业用工造成何种冲击?对此,业内专家又是如何看待? 一线工人:短期内被挤占不可避免 正如富士康所说,出现在某些生产线的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而非“替代”人类生产———记者走访业内专家时,这一说法在他们口中得到了印证。 不过,他们也预言,大批机器人上岗后,短期内将挤占人类岗位的现象仍不可避免。 “假如说,一条装配线位工人,如果这条装配线换成使用机器人,就意味着这10位工人将失去工作。”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刚说,短期来看,“机器人战略”势必伴生着一批生产工人的下岗。 但同时,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也会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都需要更多企业人员来从事。 “随着机器人加入生产,企业会对一线生产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长远来看,反而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劳动。”谢刚说。 “机器人承担的是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人力被解放后,可以投入到服务、研发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谢刚说,一旦机器规模投入生产线,富士康则要想办法对被替换下来的那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使其重获操作、维护机器人的工作机会,或者进入一些伴随机器人而产生的新部门就业。 使用机器人可提高生产效率 与人类相比,出现在一线生产岗位的机器人究竟存何优劣?专家认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消除外界对机器人的认识误区。 到底什么是机器人?谢刚认为,将机器人理解为外形类似于人类的精密机械设备颇为狭隘。反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规定动作或操作的机械设备都可称为“机器人”,因此“机器人”可呈现履带、机械手臂,抑或人形等多种外观。 “在生产线上,工人相比机器人操作较为不准确。”谢刚举例说,产品通过机器人抛光,成品率可从87%提高到93%,因此无论“机器手臂”还是更高端的机器人,投入使用后都会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其次,机器人有更高的承受力。富士康的工人队伍中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十年代后的年轻人,长期重复简单的劳作使他们压力倍增。 出现员工N连跳后,富士康正在通过采取大范围涨薪、大规模迁厂、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等举措,避免悲剧重演。而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也能使富士康避免遇到类似的“麻烦”。 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也是富士康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国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成长13%以上,职工工资成长15%。

标签:

猜你喜欢

integrated circuit 国内首款量子计...
在量子计算方面,国内这几年的研究一直走的比较快。6日,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OriginQ Quantum AIO在合肥诞生,该系统由本源量子开发,意...
control 华润微电子成功...
2019 年 10 月 25 日,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获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作为国内知名的半导体投资运营企业,华润微电子或将成为科创...
嵌入式工程师面试常见问题 华北工控厚积薄...
[慧聪机械工业网]——访深圳华北工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辉先生 采访华北工控是比较“困难的”。 一是因为其一贯的低调务实风格;二是在采访中很难听到你想要的“...
apk 华为鲲鹏920...
10月21日消息 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华为鲲鹏920处理器获得领先科技成果奖。这是继华为麒麟960、昇腾310 AI处理器获奖之后,华为再一次获得领...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