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畅行工控网
首页 > 运动控制 > 我国首个自适应机器人能力技术要求标准出炉

我国首个自适应机器人能力技术要求标准出炉

近日, 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1) 正式对外发布国家标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GB/T 44589-2024),该标准规定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在力控层面的自适应能力项、组件和能力技术要求,适用于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在力控层面的技术开发、测试和评价,类型自适应能力参考使用。

该标准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国内主流机器人厂商及相关领域科研院所等28家单位共同参与,是国内首个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要求的国家标准。

“这个标准首次定义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并详细阐述其技术要求,是继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之后,又一细分领域的基础性标准。”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表示,在此之前,国内外均无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技术标准,此次标准发布后,将填补该领域的标准空白,推进国内机器人标准体系的建设。

在该标准出现之前,国内对于机器人的力控和柔性要求,仅有两个标准可以参考,分别是《工业机器人力控制技术规范》和《工业机器人柔性控制同样技术要求》,对于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均无成文规范和标准。

根据国标委网站信息,该标准认为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是指机器人在非结构化工况中,采用力位协同控制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即通过对操作对象、环境和任务的识别分析,进行适应性调节控制,来完成复杂作业。

具体来说,机器人需要在位姿感知组件、力感知组件、位姿控制组件、力控组件等方面达到标准要求。同时该标准提出,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需要在三个方面达标,分别是位姿偏差补偿能力、抗干扰能力、任务泛化能力。

其中,位姿偏差补偿能力对于的是操作对象自适应,即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实际位姿与任务预期位姿之间存在偏差时,机器人完成预期任务的最大允许偏差值。抗干扰能力对应的是环境自适应,意味着机器人即使在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机器人抵消或顺应干扰,完成预期任务的能力。任务泛化能力则是对应的操作任务自适应,机器人在能够完成某一件任务的前提下,快速部署在其他相似场景并自主完成相似任务的能力。

在整个标准中,还详细附上机器人自适应能力要求的测试方法和能力评价。这部分内容,对于机器人自适应能力的测试准备、测试步骤、评价方法、能力等级、技术指标、等级评价都做了详细的描述。

“我们在编写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国内外对于机器人自适应能力要求这一块一直没有成文的标准,甚至是没有被界定过的。通过这个标准,显示了行业对非夕一直倡导的自适应机器人概念的认可。”胡晓平表示,这个标准开启了机器人自适应能力要求的新路线,相当于在整个机器人行业里,开辟了自适应机器人的新方向,未来自适应机器人的能力要求就可以往该标准上走。

除了能填补机器人自适应能力要求的标准空白外,该标准实际上也是对现有机器人标准的补充。与此同时,针对机器人自适应能力的技术瓶颈、描述不统一、国内外暂无相关标准等问题,此前也一直没有统一的要求。因此,制定本标准可以推动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的发展,加快国内高端机器人“补短板”的进程。

此外,该标准在发布时写道,标准的发布可促进机器人自适应能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而带动中高端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等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医疗、农业、物流、服务、科研等行业实现机器人自适应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宽机器人的应用边界,促进多行业多场景的先进自动化应用落地和商业化,产生新型应用模式和业态,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国家标准既可以规范市场,也可以引领行业创新。相信本标准的制定可以让更多业内人士加入到发展机器人自适应能力的行业,推动机器人技术能力升级,从而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建设。”胡晓平说。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工控运动控制 兆越助力西安至...
铁路西安至安康增建二线km,占线%。 兆越通讯为铁路系统接触网开关监控盘及开关控制单元提供了准确的监控依据,其中ME-M4000系列串口、ME-M27...
工控运动控制 兆越以太网交换...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生产镍、铜、钴、稀有贵金属和硫酸、烧碱、液氯、盐酸、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以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镍和铂族金...
工控运动控制 元宇宙标准化工...
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组建方案进行公示,公布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委员名单,60位工作组委员来自政府部门、元宇宙和科技领域头部企业、研...
工控运动控制 佛山规上工业总...
1月4日,佛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宣布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佛山正式成为全国第二个、广东首个“工...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