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畅行工控网
首页 > 无线通信 > 信息化产业如何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获利

信息化产业如何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获利

新的信息技术在工业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云计算、移动、社交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三维可视化。其原因在于每一项技术都有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经营模式的潜力。不过,制造商在接受新鲜技术上十分保守和缓慢。在考虑信息技术投资前,制造商通常需要来自同行先驱的成功经验以及确切的投资回报业务案例。

然而,这种低速发展策略远比预期的危险。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的内部变革,更是在短时间内对供应链所有业务进程的颠覆。生产环境越来越多元化,新的经营模式如:“工业4.0”、“工业以太网”、“联网制造”、“协同价值网络”纷纷涌现。除了面临一系列潜在的颠覆性技术进入了市场,企业还必须应对快速变化的政府法规、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市场以及竞争。

由于技术革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和技术革新带来的重重困难,一些迟迟不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制造商会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以扭转这个抉择。而那些克服困难、拥有更好软件技能的制造商则更容易在变革中取得成功。所以,制造商采用怎样的策略才能使自己在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中获利?

在发达国家,尤其对于工厂而言,制造商通常保持了上世纪“恒定运行”的经营理念。这个理念能避免技术、设备更新升级和相关中断的经费,在一个事物一成不变、环境相对稳定的年代是一个常胜的决策。

这种方式在过去是有成效的。制造商通过采取技术上缓慢发展策略,避免了技术难题和失败的风险,仍能获得了显著的效益。但是在过去十年左右,这种发展策略的局面发生了改变。骨干企业以采用“快速跟随”战略与先进技术保持同步更新,同时做到知己知彼,了解竞争对手掌握的新技术。

当今的技术日新月异,它不仅仅涉及一个领域,更使世界变得更小。它带来了更多更好的竞争对手,更大的进步,和更快的创新。在这样动态的环境中,一些持有上世纪经营理念的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危险,因为越来越多的方式可能随时颠覆他们习以为常的竞争生态。20世纪的人们相信“技术发展太快是十分冒险的”时,新的现实表明技术发展太慢才真的危险。

尽管这一趋势明显,也并不意味着会立刻在所有行业、所有企业产生效果。制造商应该至少重新审视自己采取的技术战略,确保自己能适应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的发展。

信息驱动的制造商广泛利用核心解决方案。他们积极寻找机会,利用突破性技术实现自身的竞争优势。信息驱动的制造商倾向于使用最新的技术和实施最新的软件更新,因而他们也倾向于避免构建自己的定制系统。取而代之,信息驱动的制造商与核心解决方案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大量使用这些供应商提供的最新技术,积极推动供应商引进新技术来解决具体问题。(CLB译)

标签:

猜你喜欢

无线通信 西部12个省谋...
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人日前签订协议,决定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消除地方保护壁垒,联手建立西部道路运输区域性一体化大市场。以往...
无线通信 第三届中国工业...
7月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省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大赛主办单位、大赛承办单位、各赛站主办单...
无线通信 科博会-昆仑海...
2015年5月13至17日,第十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科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行。本届科博会围绕“引领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发展”的主题,一...
无线通信 研华WISE-...
2月21-22日,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作为全球物联网领导厂家,研华科技携WISE-PaaS工业物联网云平台亮相本次活动,并斩...

强力推荐